古典:人生如何能像游戏一样好玩?
之前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条数据:“16-24岁青年人失业率升至19.9%”。很快,这个消息引起了大家注意。
前半年,毕业生就业率创新低,如今年轻人失业率又创新高;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,单身率在上升;大家在提前还房贷。
从这一系列事件里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
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,人们会形成“慢生命策略”,比如养育小孩、更多教育、延迟满足;但在一个恶劣和不稳定的环境里,个体就会形成“快生命策略”,当下获利,爽了再说。
中国的后天大后天是美好的,但是我们还有漫长的明天要熬。
怎么能度过这个漫漫长夜?
在一个稳定的、慢慢下坡的环境里,什么是好的策略呢?
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,“玩”过去。
我不是说玩物丧志的玩,而是玩着就把事情做了的“游戏化”。
当过程非常有趣,痛苦就没有那么痛苦,结果就没那么重要,而收获反而会更多。就好像我们一边聊天,一边上山,说说笑笑,山已经到顶了。
这不是鸡汤。
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,玩游戏让人更加能应对失败,复原能力更强,积极情绪比例更高。
比如说,医生在给重度烧伤的病人做治疗的时候是非常疼的。游戏设计师开发了一个VR的冰雪世界游戏,游戏者要在冰天雪地完成各种任务。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,烧伤患者的痛感降低了30%-50%,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,比吗啡的效果还要好。
玩儿俄罗斯方块则有利于治疗创伤后不断的画面闪回,俄罗斯方块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视觉资源,一方面又提供足够多巴胺。
这让我想起我外婆,在她手还能动的时候,最爱玩的,就是俄罗斯方块。我们曾经让她少玩别搞坏了眼睛,现在看起来,她是在和她难过的回忆争夺注意力。
玩游戏能让人快乐,但不能总玩儿。
有个临界点——从玩游戏来说,每周21小时内,游戏的大部分功能是正向的,21小时以后,则是负向的。
但人生是一周168小时啊,更有价值的是——如何让生活游戏化?
我读过很多关于游戏类的书,都是更多讲如何设计一个游戏项目,而最近读的《游戏改变人生》这本书,讲的是如何把人生变成游戏。
具体该怎么做呢?
最简单的方式,当然是增加有效反馈。
玩游戏爽的地方,是一切都清晰无误——打了个小怪,就一定得30分,有了300分,就一定升一级,升了一级,就一定能买个装备……虽然复杂,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。
生活就完全不是这样了。完成了个任务,很有可能不加分反而扣分。有了300经验值,你倒是升了一级,隔壁跳槽的已经升了3级了……总之,人生非常复杂混乱,没有清晰反馈。
所以要把人生搞成游戏,各种记录、分析、积分是不可少的。比如时间记录、十卡闯关、幸福积分、成绩排名……都是这个逻辑。
但《游戏改变人生》里提供了更高级的玩法——人生游戏化的七种武器。
1. 秘密身份
给自己设计一个隐秘的身份,给自己暗示。
比如,最近我们「个人发展共读会」的产品经理在找人方面简直是神勇,遇到一个又一个人才,我说她叫做“伊鲁卡能力者”。伊鲁卡就是火影里,第一个发现鸣人(男主)潜质的人。
如果你是伊鲁卡,是不是以后看人会多一份注意力?挖掘身边的牛人?
如果你是令狐冲,是不是可以多想想,如何用一个“破剑式”,打穿所有别人的套路?
2. 挑战自我
有了这个隐秘身份,你就可以给自己设计“隐藏任务”,从被迫做某事,变成主动挑战某事。
我令狐冲总得每月破一本书吧,你乔布斯是不是要改变下世界?总之,从被迫干某事,变成主动做某事,并且搞得好玩。
秘密身份和挑战自我,是一切的开关。要把“胁迫上班”,变成“主动挑战”,那后面的34567才有用。
3. 完成任务
就是把任务具体化,前面说过不赘述了。
4. 收集能量
能量块就是一系列简单的补血方式,比如说有人是读几页书,有人是跑个步,有人是和家人聊聊天……
你的能量块是什么?你的血包是谁?不管答案是什么,收集能量是很重要的游戏环节。
5. 打败敌人
把你最需要调整的东西给拟人化,视觉化。
比如说我的敌人是“疯狂麦卡斯”,我经常会沉迷某个事情而过度冒险,弄伤自己,前段时间骑马就引发了肩膀旧伤。其实之前有很多征兆,那怎么识别这个“疯狂麦卡斯”?
再比如说“拖拖怪”、“乱乱怪”,建议每天至少和一个怪对抗一次,然后做个记录,赢了输了都可以计分。
6. 招募盟友
要有个和你一起挑战、一起玩游戏、一起刷进度、一起搞能量,能相互沟通的人。
7. 华丽致胜
赢是必须的,能不能赢得漂亮?有仪式感?很炫?
华丽致胜就是让你的成功有里程碑,仪式感。比如半马跑完以后那个非常厚重的奖牌,就是个“华丽致胜”。
你,能不能给自己发奖牌呢?
玩游戏人生,每周21小时就足够;人生游戏化,则是一个永远停不下来的无限游戏。
互动时刻
讲到这里,你还认为,玩物能丧志吗?
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。
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生涯研习社的文章,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!